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场做题时间如何分配?(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时间分配) -尊龙凯时网址
- 考研
- 2022-07-20
- 3509
老杨说这要看你参加什么样的公务员考试考场分配。如果是招警考试的话,那么时间不用分配,因为招警考试是机考,每个模块都有固定的时间,不存在时间分配一说。如果是正常的纸质考试,这要看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如果是文科生,可以从类比,定义,言语先入手。如果是理科生,可以从几个类比,定义,资料分析入手。
为什么老杨把类比和定义放在最前面呢考研考场分配。因为类比推理这个模块和定义判断这个模块很容易拿分。类比推理的固定考点,只要考生知道类比推理的考点就可以很好的解决类比推理的问题,但是这里要强调的是,类比中常识部分可以忽略不计。定义判断几乎是不会错的题,只要掌握主体,客体等要素就可以了。
其余的模块按照文理分类来作答考研考场分配。类比推理具体举例:1.三角形∶面积a.梯形∶四面体 b.线段∶圆形c.正方体∶体积 d.面积∶体积2.上升∶下降a.痛苦∶快乐 b.正义∶非正义c.常规∶异常 d.法律∶违法3.线条∶几何∶欧几里得( )a.铅笔∶美术∶齐白石 b.天空∶哲学∶哲学家c.结论∶三段论∶亚里士多德 d.虚数∶奇数∶陈景润4.讲师∶副教授∶教授a.硕士∶博士∶助教 b.本科∶硕士∶博士生c.教授∶研究院∶院士 d.管理员∶馆员∶研究员5.自由 之于 ( ) 相当于 法制 之于 ( )a.精神——规律 b.责任——完善c.思想——国家 d.想象——执行6.键盘 之于 ( ) 相当于 ( ) 之于 身体a.工具——劳动 b.鼠标——身高c.操作——写作 d.电脑——手指7.申请 ( ) 之于 批准 相当于 准备 起跑 之于 ( )a.同意──领奖 b.审查──冲刺c.产权──资金 d.学校──球鞋8.自然科学∶化学∶化学元素a.人文科学∶历史学∶历史人物b.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光合作用c.社会学∶汉语言∶文学d.社会学∶社会科学∶社区9.重力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昼夜交替a.物体质量 月圆月缺 b.潮汐 地球公转c.地球 月球 d.自由落体 地球自转10.历练 对于 ( ) 相当于 磨砺 对于 ( )a.栉风沐雨 千锤百炼 b.波澜不惊 一鸣惊人c.处心积虑 百折不回 d.千辛万苦 九死一生1.【解答】c。
平面图形对应面积,立体图形对应体积考研考场分配。2.【解答】a。上升和下降之间是反对关系。a项中痛苦和快乐也是反对关系。b、c两项是矛盾关系。d项前一个词为名词,后一个词为动词,显然不同于题干逻辑。3.【解答】a。线条是几何的一种构成形式,欧几里得是数学家。
铅笔是美术的绘图工具,齐白石是画家考研考场分配。4.【解答】b。级别逐级上升。5.【解答】c。思想需要自由,国家需要法制。6.【解答】d。键盘是电脑的一部分,手指是身体的一部分。7.【解答】b。b项代入后申请、审查、批准构成顺承关系,即先申请,然后审查,最后批准。
同理,准备、起跑、冲刺是赛跑中的三个顺承的动作考研考场分配。8.【解析】a。化学属于自然科学,化学元素是化学的研究对象之一。a项,历史学属于人文科学,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b项,物理学与生物物理学属于交叉学科。c项,汉语言属于语言类学科,不属于社会学。
d项,社会学属于社会科学,包含关系颠倒考研考场分配。因此a项当选。9.【解析】d。自由落体是由重力引起的,昼夜交替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d项当选。10.【解析】a。“历练”指经历世事,锻炼。“栉风沐雨”指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二者意思相仿。“磨砺”意思是磨练、锻炼,“千锤百炼”指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都是锻炼、磨练的意思,a项当选。
b项,“波澜不惊”指局面平静、形势平稳,没有什么变化或曲折考研考场分配。“一鸣惊人”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c项,“处心积虑”指费尽心机、想方设法。“百折不回”指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d项,“千辛万苦”指艰辛劳苦。
九死一生指多次经历生死危险而幸存,均与“历练”“磨砺”无关,排除考研考场分配。老杨祝你成功上岸。
这个因人而异的考研考场分配,不过最后做数量,其它四个,看你准确率来,谁高先做谁,言语和资料建议先做,因为这个分值高,其次就是推理,如果推理正确率高,那么也可以先做这个,公考不是说谁做对的难题数多就上岸,而是谁能得分高,即在有限的时间里,谁做对的题目多,那么就应该把简单、分值高的先做,原则就是简单的不丢的,难得挑选择会做的做几道,这样和对手的差距就拉开了,至于时间分配,言语30分钟左右五分钟,资料最好在20到三十分之间,推理30分钟以内,常识5到10分钟,用五分钟涂答题卡,然后剩余时间,挑选会做的数量做几道,记住考的不好,一定是因为言语,资料,推理三个部分出了问题,考的不高才是因为常识和数量没学好,所以一定要学好前三部分后再来提升,后两部分,不然提升效率不会很高的!
个人经验:首先做的第一道题目是常识判断,这个题目基本上只是由知识储备决定的,没有什么其他的技巧,常识判断作答加上涂答题卡的时间大概控制在八分钟;第二个是言语理解,言语理解,控制在三十五分钟之内;第三个是逻辑判断,控制在35分钟,第四个是资料分析,控制在三十分钟,剩余的时间就用来做数量关系考研考场分配。
如果想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就必须要对做题的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尤其是对于第一次参加国考的考生来说更加需要注意考研考场分配。下面中公教育专家针对行测作答顺序给大家一些建议。一、常识判断由于国考常识考察的范围很广,复习起来很困难,那么在考试的时候这一部分一定不能纠结,其实一眼看过去会就会,不会思考再久也没有什么差别,所以一定是题目看完之后凭第一感觉选答案,无论是会还是不会都要选出答案,不要想着后面还有时间回过头来思考,20个常识判断题必须在七到八分钟以内全部选出答案,一般正确率在60%左右。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当常识判断做完之后建议考生做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有选词填空和片段阅读这两类题目,选词填空平时有积累,那么在考试当中就会比较得心应手,不会花太多时间,片段阅读需要掌握材料的结构,技巧性比较强,这部分40个题时间应该控制在35分钟左右考研考场分配。
三、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是整个卷面的最后一部分,题目比较多分值也比较高,很多考生尤其是应届毕业生认为资料分析既然在最后面一定是最难的,其实不然,资料分析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一个部分,只要平时有花时间去练习,那么在考试当中保证80%的正确率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资料分析没有做好,那么这次考试基本上不能考好,所以建议考生要把资料分析往前挪,一定不能放在最后做!四篇资料分析的时间大致在30分钟左右考研考场分配。
四、判断推理判断推理可以放在倒数第二去做,判断推理分为四类题目,每一种规律性都很强,在掌握方法和技巧的前提下,基本上都能很快就能做出来,做不出来的可能就是对应的知识点没有掌握,所以需要平时多去总结,在考试当中这部分40个题目时间大致是35分钟左右,要保证正确率在80%左右考研考场分配。
五、数学运算数学运算在考试当中可以说是最难的一部分,对于这个模块其实很多同学无论是平时复习还是考试中处理这部分题目的时候或多或少有误区,有些考生平时花了很长时间去复习数学运算,但是真正在考场上根本不去做,还有一些考生考试当中花很多时间去做数学导致其它模块没有时间做,这样分数必然会很低考研考场分配。
正确的做法就是把数学运算放在最后,在最后1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迅速把所有的题目浏览一遍,看哪些题目看完之后就有思路,那么这些题目就是我们决定去做的,有些题目看完之后根本没有看懂的就一定不要看第二遍了,选择会做的,剩下的蒙考研考场分配。以上就是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介绍的做题顺序,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判断推理、数学运算,考试当中拼的确实是实力,但是实力并不能够决定一切,做好整体的规划,先易后难、分清轻重,那么在考试当中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文转载自网络于2022-07-20发表在研究生信息,如有疑问,请联系ag人生就是博。 尊龙凯时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gokaigai.com/ky/gong-wu-yuan-kao-shi-xing-ce-kao-chang-zuo-ti-shi-jian-ru-he-fen-pei/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